- A+
事件:本周五(11月15日)证监会宣布全面推开H股“全流通”改革,并同时发布《H股公司境内未上市股份申请“全流通”业务指引》,引发市场高度关注。
就投资者关心的四大问题,我们以“四问四答”的方式详细剖析。
问答一:H股“全流通”之历史沿革与适用范围如何?
2017年底以来,联想控股(16.18,-0.02,-0.12%)(03396)、威高股份(9.92,-0.07,-0.70%)(01066)、中航科工(3.48,-0.02,-0.57%)(02357)均顺利完成试点,本周证监会正式宣布全面推开H股“全流通”改革。
本次改革主要涵盖未在A股上市的H股,即“纯H股”。280家H股中,剔除116家“A+H”股,以及已完成“全流通”试点的3家,剩余161家公司适用于本次H股“全流通”新规。
问答二:H股“全流通”对于港股市场有何影响?
H股内资股股东与港股流通股股东“同股同权却不同利”,存在利益不协同、流动性差、估值长期折价等问题。
而H股“全流通”改革能够起到解决“融资难”、促进“价值发现”和破除“流动性困局”等长期功效,是促进港股“价值钟摆”向上回归道路上的“一大步”。
问答三:H股“全流通”与05年股权分置改革有何异同?
两者的相同点在于:本质上都是“盘活存量”,为非流通股引入市场化定价机制,降低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“信息不对称性”和“利益不一致性”。
但两次改革差异也较为显著,具体包括:1)定价逻辑不同,05年“股改”带来的溢价更为“显性化”;2)“对价补偿”是两次改革“技术上”最大的不同,H股“全流通”不存在补偿机制;3)尽管改革涉及体量相近,但H股“全流通”影响程度显著低于05年“股改”;4)大股东均更加关心市值管理,但预计H股“全流通”后通过资本运作以实现大股东减持的动力更弱。
问答四:哪些公司将较大程度受益于H股“全流通”?
我们仅从试点范围、非流通股本占比、市值规模等表观因素入手,共筛选出24家H股公司供投资者参考,主要集中在金融、电信服务行业。